目前位置: 首頁 > 牛樟芝的介紹 > 發現珍貴牛樟菇

瀏覽歷史

發現珍貴牛樟菇
華汎生技客服專員 / 2015-12-09

《學名與產地》

牛樟菇雖然存在已久,但研究文獻報告遲至1990年才被發表,大陸著名真菌學者臧穆與台灣蘇慶華博士共同署明發表「我國台灣的靈芝屬一新種-牛樟芝」。但因當時的標本滲有靈芝擔孢子,因此把靈芝孢子當作是牛樟芝孢子描述,進而將之歸類為靈芝屬(Gauoderma Comphoratum Zang et Su. Sp. NoV)。
直到1995年,台灣省林業試驗所的張東柱博士等人認為,依牛樟芝子實體型態及真菌的培養基特性,應該是多孔菌科Antrodia Karst屬因此對牛樟芝種名進行了訂正,食品工業研究所菌種中心將牛樟芝拉丁文命為Antrodia Camphorata,歸入無褶菌目、多孔菌科、簿孔菌屬。
1997年。吳聲新等人針對牛樟芝子實體的外觀、氣味、生長速度、孢子顯微結構等。經整合前兩次文獻中的一致內容後,再次訂正樟芝種名將樟芝重新命名為Antrodia CamphorataAntrodia Zang & Su。

《《生物特性,採集及培養》》
台灣牛樟芝只生長在台灣山區海拔450-2000公尺間,百年以上的牛樟樹(Cinnamomum Comphora)樹幹中腐杤之心材內壁,或枯死倒伏之牛樟樹木材潮濕表面上。因為這個特性,造成很多牛樟樹倒伏,文獻記載,是目前唯一發現的木材腐杉菌,病徵為褐色腐杉,故為褐腐菌。但是樟芝的病原性並不強,因此牛樟樹很少因而死亡。牛樟芝生長環境均屬於幽暗、潮濕且温度稍低之中海拔地區,而其生長緩慢,因此要產生子實體的時間相當長。
牛樟芝子實體有強烈的樟香味,氣味芳香、味辛、苦,若將新鮮子實體含於口中,久之則舌尖會有辛麻,辛苦的感覺。子實體的形態多變化,無柄,緊貼著生長於木材表面。初生時呈鮮紅色,漸長後會變為乳白色,淡紅褐色,淡褐色或淡黃褐色;有板狀,鐘狀,馬蹄狀或塔狀。

子實體的周邊常呈現放射反卷狀,並向四周擴展生長。紅色面有許多細孔,內有孢子,味極苦。
牛樟芝目前仍是以深山採集的方式來獲得。但並非易事,因為首先要尋找牛樟樹的產地。常見的困難是牛樟樹與冇樟,兩者極為相似,不易分辨。目前最直接的分辨方法巳由滕田妄二提出,冇樟幹油是以黃樟油(Safrole)與十五燒醛(pentodecy1 aldehyde)為主,因而有沙士中黃樟素的味道。牛樟幹油則以松油醇d-terpineno1為主,而有樟腦油的味道,藉此即可區別牛樟與冇樟。
第二個困難是要從大片樹林中找到有中空洞的樹幹,是相當不易。空洞中若有牛樟芝,則可定期採集。但是由於找尋中空洞的牛樟樹幹不易,不肖商人乾脆將牛樟樹砍倒,一起期日後能長出牛樟芝,進而蒐集販賣。因此,為環保及經濟上的考量,發展人工栽培牛樟芝是必要進行的方向。

有一種作法是野生菌木復育(野生子實體)就是發現野生牛樟芝真菌已在牛樟木中繁殖侵蝕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時間,將野生帶菌之牛樟椴木移至室內提供濕度及溫度的方式使其繼續成長,與野生的天然子實體完全相同,其成分與野生牛樟菇一樣,無成本上的問題。 
但牛樟樹是一級國寶,而由國寶生長出的牛樟菇是二次生成物,也是禁採範圍,要如何合法取得合法牛樟木,進而合法販賣牛樟菇子實體,實在是一個問題。即時林務局發現倒死腐爛的牛樟木,裡面如果有牛樟芝以及牛樟芝菌絲,會如何處理呢?當然採取拍賣方式增加國庫收入,這種野生牛樟芝是合法的。
牛樟樹巳是一級國寶,活的、枯倒的都不得買賣,林務局只能定期拍賣颱風隨水流漂至出海口的流木,這時合法牛樟芝培育場就能夠參與標購,這是唯一合法取得牛樟木的管道。
 

用戶評論(共0條評論)

  • 暫時還沒有任何用戶評論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用戶名: 匿名用戶
E-mail:
評價等級:
評論內容:
驗證碼: captcha